自从发生了员工“N连跳”后,“富士康”三个字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占据了人们的视线,加薪、内迁等新闻往往都会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据台湾媒体报道,继6月分加薪33%、让深圳厂基层员工工资由900元调升到1200元之后,富士康商务总处媒体办公室主任刘坤表示,确定10月份富士康国际(行情,资讯,评论)将全面调薪,其中每月底薪可调至2000元的生产线工人约占深圳厂员工总数的85%。
《中国经营报》引述刘坤的话说,通过将一线员工的每月底薪调至2000元,富士康的工人稳定性会进一步提高,这也同时能够降低因员工流失带来的人 力、商务、培训、生产线熟悉等用工成本。
今年6月,郭台铭曾宣布两次加薪措施,加薪幅度较大的第二次将在10月1日后施行。据计算,经过考核后的部分工人薪资上涨幅度将超过100%。
明年要在大陆再招40万人
据彭博社8月份报道,因外包业务增长速度较快,富士康计划明年在中国大陆再招40万名员工,约占公司目前员工总数40%。
富士康首席执行官特别助理Louis Woo在接受彭博社时表示:“目前,富士康在大陆员工总数已超90万,其中约有半数都集中在深圳工厂。我们计划在未来的12个月内将员工总数扩大到120万至130万人。”
富士康是苹果iPhone及索尼PSP等热门电子产品主要代工厂,其母公司为台湾代工企业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代工厂日子不好过
在发生令人悲伤的连续自杀事件后,富士康希望加薪能够挽回自己员工的心。不过,成本上升必然会对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富士康国际(02038,HK)上周公布今年上半年业绩显示,股东应占亏损1.426亿美元,不仅高于去年同期,更是高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据了解,富士康在港交所挂牌以来,曾有过两次半年亏损,一次是在 2008年的下半年(亏损0.211亿美元),另一次是在2009年上半年(亏损0.187亿美元)。
作为全球代工厂巨头,富士康的日子很不好过。全球智能手机热卖,但智能手机的代工业务却不怎么红火。高盛近日发表研究报告,重申看淡亚太区智能手机代工制造行业前景,并且重申对富士康“沽售”的投资评级。
高盛表示,智能手机代工商需要思考新的新业模式,包括推出自身品牌的产品,以减低同业的竞争,及对无溢利的业务宜采“退出”的策略。
富士康谋求新出路
据《第一财经周刊》报道,郭台铭正在为富士康转型谋划新的出路,那就是进军零售行业,富士康计划花3年左右时间建成国内最大的覆盖全国,点面结合的电子产品销售渠道。在这个渠道中富士康将不仅销售它为大品牌生产的产品,还将销售其它工厂的产品。
报道称,鸿海计划到2011年底前在上海地区至少开设十家大型电子产品商店,合作方是去年签下协议的德国零售商麦德龙。2009年,郭台铭曾向业界透露,预计两至三年内在中国内地投资百亿台币,建设一万家以上的3C及家电渠道连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