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现在32岁,台塑集团55岁,尽管诞生年代不同,但它们分别是各自所在领域的元老级企业之一,创始人乔布斯和王永庆均享有盛誉。
乔布斯1985年被“赶出”苹果公司,并于12年后重掌苹果的经历现在被传为佳话,而王永庆更是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
对于苹果和台塑这类标杆公司而言,围绕着其管理架构的话题自然不绝于耳。乔布斯于苹果和王永庆于台塑的一个共同点是,他们的个人气质和管理风格,均渗透太深太深。乔布斯太爱苹果了,他说:“一个个可爱"孩子"(指苹果公司不断折服市场的新品)的出生是一个非常大的奇迹,但比当上父亲更有价值是,与"孩子"们在一起。”而92岁高龄的王永庆是从台湾到美国视察子公司产品线时因肺衰竭而去世的。
这一共同点分别成为苹果和台塑的精神内核,但有时也表现成为一种精神包袱。自从2003年乔布斯患上胰腺癌(后奇迹般康复)至今,各种“后乔布斯时代”的假设命题被热议。特别是2008年8月,美国彭博社误发乔布斯的讣告后,围绕其病情的各种版本的传言卷土重来。同样,尽管当年王永庆用心良苦,让“台塑四宝”之间相互持股以增加分家的难度,当然,这种制度设计首先是建立在王永庆和王永在两兄弟的威望之上的。
一直以来,在一大批苹果公司的仰慕者、众多投资者、无数的音乐和电影爱好者眼中,乔布斯就是一个神话缔造者,不断征服着新的世界。但如果就此说乔布斯的个人价值压过了苹果公司的价值难免有些夸大。苹果公司的创新基因,已潜移默化地植入了整体组织当中;王永庆也于2006年在台塑建立“七人行政领导小组”,以消减“大家长制”的通弊。
实际上,对于视苹果和台塑为标杆和榜样的众企业来讲,与其花时间讨论乔布斯和苹果谁更“值钱”,与其像看康熙的众皇子们争夺皇位一样看现在的台塑格局,不如打坐入定,把乔布斯和王永庆的管理精髓切成一个个小碎片,来筛选最适合移植或借鉴给自己的部分。
乔布斯和王永庆的管理风格可谓迥异。乔布斯的不断推陈出新是家喻户晓,有趣的是他的态度。譬如1997年乔布斯重新执掌苹果公司时,其股价一月内翻番,不过他很快大规模缩减产品线,一时间销售额锐减,不久后苹果的股价被打回原形;王永庆则是不厌其烦地强调成本管理,无论是原先的化工产业,还是医疗产业,以及后来进军汽车和环保产业等,他几乎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坚持如一的原则。
乔布斯当年的直言不讳后来被解读为他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从而进入了开发iMac和iPod的轨道。而王永庆“旧瓶装新酒”的理念后来被贴上各种管理学的标签风行台湾岛。我于是理解,为什么一流的企业家总是凤毛麟角,因为我们习惯用贴标签的方式来囫囵吞枣,而不善于去探究属于这些企业家的年代里,枣的构成、土壤、种枣者的流派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