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8月12日专电(记者沈翀、黎藜)高温作业对人体许多生理功能都有影响,严重时导致中暑,甚至危及生命。气象专家建议,涉及高温作业的单位应在工艺流程、饮食、工作安排等方面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工人自身在工作中也需多注意防暑降温。
湖北省气象局专家建议,首先,就技术措施而言,单位应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从而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尽量将热源布置在车间外面、天窗下面或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并对热源采取隔热措施,使工作地点易于采用降温措施,热成品和半成品应及时运出车间或堆放在下风侧。此外,还要通风降温,采取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结合的措施。
此外,高温作业工人应准备饮料和补充营养,饮料的含盐量以0.15%至0.2%为宜,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适当增加高热量饮食、蛋白质、维生素等,工作服应以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的织物制成,按照不同工种需要,还应当配发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手套、护腿等个人防护用品。
最后,单位应积极宣传防暑降温和预防中暑的知识,为工人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开最高气温时工作,并实施轮换作业,缩短作业时间。同时,设立休息室,保证高温作业工人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