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市生活快,人们的压力大,工作尤为紧张。很多人不得已要加班,但是其中有一部分看似是工作狂,实际是“上瘾”了。下面是一个检测一个人是否是工作狂的简易自测量表。
1.你思考如何能腾出更多时间来工作
2.你工作的时间比自己预想的多得多
3.你为了减少内疚感、焦虑感、无助感和抑郁感而工作
4.别人让你减少工作量,但你置若罔闻
5.如果你被禁止工作,你会感到压力很大
6.你让工作优先于你的爱好、休闲活动和健身
7.你工作太多,已经对你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按照“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的标准进行评分,如果有4项以上为“经常”或“总是”,那么你很可能沦为“工作狂”了。
近期,国外心理学家出了一个基于毒瘾、酒瘾等多种上瘾诊断标准的核心元素,推出一套评判工作狂的标准。据称,这是世界上首套工作狂评判标准。您对照一下,是不是对工作上了瘾?
工作狂有了评价标准 “工作狂”≠热爱工作
在国外的心理学家看来,工作狂也称“工作上瘾”,是一种心理疾病。
最新的《心理学杂志》给出了工作狂的量表,来自挪威卑尔根大学和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心理学家,对25个行业的1.2万名员工进行了测试,从情绪、忍耐力、问题等7个方面进行了评估,最终设计出一个“工作狂尺度表”,通过以上7个问题可以帮我们测定自己是不是“工作狂”。 工作狂是否等同于热爱工作呢?答案是否定的。专家认为,工作狂与工作有热情有本质的区别,前者往往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不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而后者则常常能从工作中获得巨大的乐趣,出现失误也不会怨天尤人。
“主动成为‘工作狂’的人群中,真正热爱工作的不到一半吧。”南京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欧红霞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大部分人更多是面临生活的压力,加班加点地工作,更多的是为了获得晋升的机会,获得更高的薪酬,为家人创造更好的条件。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是“被动”的成为工作狂。欧红霞主任举例,就拿医院来说,高学历的人群本来就比较多,进来之后除了临床的工作外,还有科研、论文、职称等一系列的压力,在这样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之下,人只能不停的向前跑,不由自主的就成了“工作狂”。
工作上瘾有碍健康,但绝不是“病态”
美国红色轨道新闻网站援引研究负责人、卑尔根大学心理学院塞西莉·斯科·安德烈亚森的话报道,“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工作上瘾与失眠症、健康问题、疲惫不堪和压力等存在关联,也会引起工作与家庭生活之间的冲突,”安德烈亚森说,“用这项标准测试,人们可以了解自己工作上瘾的程度:是‘不上瘾’、还是‘轻度上瘾’或‘工作狂’。”
“用‘病态’是不能解释工作狂的,而且绝对不能说是一种‘变态’。”南京鼓楼医院临床心理科杨海龙医生告诉记者。
也有专家说,工作狂可能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这种就是“逃避现实型”,内心深处没有安全感,众多的财富也不能给他们带来安宁。
“工作狂”要适当体恤身边人的感受
对于已经“中招”的人,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恐怕是要“逼”自己跳出来。“发明”工作狂评价标准的国外专家也开出了“处方”:首先,要学会发掘自己在工作之外的价值,比如通过与老人孩子在一起、做慈善义工等,转移注意力。其次,多和亲人朋友沟通,找出自己的优点,发现和培养一些爱好。最后,工作中多参与一些团队项目,不要什么事都自己扛。而南京的心理专家说,有一点特别重要,无论是任何时间、哪怕是再忙碌,都要停下来问问自己,自己各个方面的支出和储备是否能达到平衡。
“对于一个工作狂来说,最难过最辛苦的可能是身边的人,所以自己乐在其中的同时,也千万不要忘记体恤周围人的感受。”南京鼓楼医院临床心理科杨海龙医生说,他曾经遇到一个患上抑郁症的女研究生,导师是个工作狂,在合作科研的时候,不仅是加班加点,对他们的工作总是不满意。“女孩每次要汇报之前,都会紧张得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