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学习行政管理的温力毕业时顺利签约一家合资公司,做行政部职员,因工作表现出色,一年之后便顺利进入人力资源部。两年后,他升任招聘专员,开始负责公司人才的选拔招聘,在此岗位上也干得不错。但在此后的2年间,公司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很少有人员进出,因此温力在招聘专员职位上一直没有变化,薪水也一直在5000元左右徘徊不前,这让他有些不甘“寂寞”了。
一次偶然机会,温力从朋友那里得知一家私营企业招聘人事主管,于是试着前去应聘,结果就被录用了。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向原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很快来到新公司上班。但由于他以前并没有人事主管的工作经验,试用期期间也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以至于老板对他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老板最后提出苛刻的条件:想留下可以,但月薪只有3000元。一时没有更好去处的温力,只能暂时委屈自己,而别无他法。
在其后的6年时间内,温力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频繁跳槽了5次,在此过程中,温力并没有寻找到合适的机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年龄也步入到了“职场中段”的35岁的尴尬年龄,而月薪也在2000~4000元之间波动,再也没有回到过5000元的高点。温力很是一苦闷,一边是在目前的企业中,职位既得不到提升,薪资也没有质的跨跃,另一方面这种频繁的职场跳槽也使得他深深感受到了这种“35岁”职场危机,一时间温力对自己的职场未来不知所措。
解析
就目前的职场当中,像温力这样职场人士遇到的职业危机为数不少,被称为职场“35岁现象”。环顾满眼的招聘信息,大多数都明确标明用人标准:年龄35岁以下。35岁或许是道坎,有调查发现,35岁以上的职场人受家庭、身体、精力、思维等因素影响,工作效率会受到一定限制,缺乏工作激情和创造力。所以,用人单位更偏爱于35岁以下精力旺盛、工作热情高的年轻人。
在现今这个一切都处在变化中的社会,没有绝对稳定的职业或绝对稳定的福利保障。很多职场人士在承受着繁重工作的同时拥有稳定的收入,但他们也会发现工作压力骤增,薪资停滞不前,职业发展遭遇瓶颈……为谋求好的职位,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企业和岗位,很多人会选择频繁跳槽。这对于职场人士而言,无疑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对于35岁左右的职场人如果还依赖“投机心理”靠碰运气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在职业高度细化的今天更无异于大海捞针,只有制定明确切实可行的目标才能为工作带来长久的驱动力。
对于35岁左右的职场人士,工作日益顺手,职场却进入倦怠期,当前的大量就业机会摆在眼前,再加上一些热门、新兴行业的吸引力,使得35岁左右的职场人也按捺不住寂寞。那么,35现象的职场人该如何面对自己在职场中遭遇的困惑?如何顺利、谨慎的度过职场危机呢?
方法
因时因势找出原由
35岁左右职场人士在工作过程中,积累经验的同时也是改变一些习惯的开始。倘若感到工作不开心的时候,不妨停下脚步理理思绪,想想是哪里出了错。有时,自我的性格也会导致压力倍增,总是觉得不如意。或一味在意自己的感受,却不知道替公司考虑,替自己的合作团队考虑。当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在自己遇到困惑或者不如意的时候,就要尝试去找找问题的症结,也可以找领导谈谈,看对方对自己有什么好的建议,开诚布公地阐明自己的心思,寻求外界的支持。
在遭遇职场纷争时,也可以让自己和上司或者同事换位思考,看看换了自己究竟会怎么做?多替对方想想。如果为了逃避眼前的障碍而一味跳槽,很多时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况且跳槽要面对全新的环境和其他的风险,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跳了多次后,也许不少人会发现,怎么自己还是在行业的底层岗位徘徊。现代职场中,也同样遵循着这一规矩:企业在一定时期总会提供一个舞台,但只会有一个人胜出,其他备选就会选择离开。留下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
领域专业培养定力
为什么成功很简单,绝大多数人却不能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与自豪感呢?主要原因是很多人没有定力,没有一种“锁定目标,专注重复”的职场行为。如果35岁年龄阶段的职场人非调整不可,尽量遵循“换岗不换行”或“换行不换岗”的原则,而不管是在同行业选择别的岗位,或者在别的行业从事原来的岗位,都能够借鉴此前已经积累下来的经验,缩短纠偏的时间,让自己尽快回到职业发展的轨道上来。
所以,35岁职场人士一定要培养“专业定力”,如果还频繁跳槽,因为自己行为不够扎实,急于求成,在还没有能力拿很高薪资的时候跳槽离开,只会给自己的职场之路增加坎坷。而当危机发生时,又不能坦然面对,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于是走了不必要的弯路。若在一个领域里坚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总会获得很高的回报。就如国内外一些有名的企业,永远只生产自己熟悉的产品一样,精益求精,最终成为行业老大。35岁左右该选择稳定在一个专业领域或某家公司,双方都有很好的了解,随着能力的提升,收入上涨、职业空间发展自然也会水到渠成。
深入分析重新定位
在职场中,有不少35岁的职场人在择业时缺乏清晰定位,大多随波逐流,或受高薪诱惑,在此种情况下考虑转型,会因为缺乏通盘考虑而盲目行动。在转型时,不少人都做了认真的准备工作,如技能、知识方面的储备,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自身或其他原因,所做的准备并不能真正为职场转型服务,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对将要转入的职业了解不够深入透彻。缺少深入职场和自身分析很容易产生迷茫、价值感低下、缺乏竞争力、频繁跳槽等糟糕的情况。
而很多职场人以为到了35岁,有了一定资历,跳槽的资本有了:婚姻和家庭已经稳定,不那么累人了;经济条件相对来说也殷实了许多,经得起万一跳槽不顺的起落。实际上,此时需要更加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定位,与其盲目地去选择,不如先静下心让自己的职业定位更加清晰,这样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指导自己“择业”。在工作的过程中脚踏实地,认真负责,能够在自己所担任的岗位上发挥专业能力,做得游刃有余,领导自然会刮目相看。
退而结网延续资源
企业一般在招聘中层管理者以下的岗位时,35岁以下者居多,大部分知识技术含量并不高,年轻就容易成为优势。而高层岗位往往都是通过猎头获取的,这样的高层次人才在流动时是不会受年龄的限制的。35岁从事的岗位大多是关键岗位,这时通过网络或猎头公司联系寻找,所以,35岁应当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提前好好规划。假如立志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在管理领域有一番作为,宜尽早脱颖而出;如果仅仅是掌握了某项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甚至是无专业特长的“万金油”人才的话,就该思量一下目前的优势能够保持多久,然后制定一个向更高层次或其他领域拓展的长远计划。毕竟,新鲜的人才在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人才市场上来,为自己抢占一个制高点才是明智之举。
如果面对新的岗位,转型的“35职场人”必须能延续原有的核心资源,比如说客户或者关键技术等,这些资源能帮助你在短时间内重新搭建新岗位的资源平台,形成资源扩张网络,构建资源扩张能力,原有的优势资源也成功转型。而且这些资源有利于你在新的工作团队树立影响力和号召力,顺利地搭班子带队伍,水到渠成形成人脉圈子。
有的放矢学习充电
尽管在职场成熟期内,35岁左右职场人士的经验和能力都已达到了相应的高度,已经能够熟练自如地应付工作中各种难题。但对于35岁左右的面临跳槽求职危机者而言,仍然需要不断的加强学习。职场“老人”们如果再不抓紧时间跟上时代,就等于把自己推向了落伍的盲流。越是有危机感、压力感,就越是应该主动学习。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使得自己的知识面和职业技能“保鲜”;同时,应该主动与职场“新人”沟通磨合,使自己很好地地融入年轻人的精神团队,同时也从新人们身上看到自己的缺陷。
35岁职场人要做到勇于学习和善于学习,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是将转型前的知识经验在一定的依赖程度内与延续的核心资源相结合,触类旁通;其二是在实践中学习与讨论,组建学习资源。在工作中多“充电”,学一门能独当一面的技术或手艺,就省得和年轻后生们一起去人才市场挤来挤去。另外,学会分解压力,以一种坦然、平静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更容易获得快乐和晋升的机会。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取,跳槽求职这道危机四伏的“坎儿”是完全可以平安顺利跨过去,保持职场基业长青的。